星辉娱乐
你的位置:星辉娱乐 > 业务范围 > 浙大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认知功能可能更强大
浙大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认知功能可能更强大
发布日期:2024-07-14 08:21    点击次数:157

图片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熬夜似乎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而近期,浙江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在科学界投下了一颗震撼弹——经常熬夜的人,其认知功能可能比早睡者更为出色。这一出人意料的发现,发表在《BMJ Public Health》期刊上,题为《睡眠时长、昼夜节律、健康与生活方式因素对认知能力的影响:英国生物银行横断面研究》。

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中26,820名年龄在53至86岁之间的参与者数据,发现睡眠时间在7至9小时区间的人群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最优。有趣的是,与人们通常认为的“早睡早起身体好”观念相反,那些自称为“夜猫子”的人,在认知能力测试中得分竟然高于早起型个体。这一结果挑战了我们对睡眠模式的传统认知,提示夜间活跃的生活方式可能与认知优势有关。

在研究中,参与者被分为三类睡眠类型:早起型、中间型和夜猫子型。结果显示,与早起型相比,中间型和夜猫子型个体在认知测试中得分更高,尤其夜猫子型人群展现了更强的认知能力。这意味着,熬夜者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作息,可能发展出更高效的信息处理或记忆巩固机制。

除了睡眠类型,研究还考察了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以及健康和生活方式因素对认知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对认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性别、年龄、糖尿病状况和饮酒量也被发现是影响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强调,虽然熬夜者的认知表现看似占优,但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维护大脑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仅能显示相关性,不能直接证明熬夜导致认知能力提升的因果关系。因此,尽管“夜猫子”在认知测试中表现优异,但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熬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睡眠管理仍然是维护认知健康的基石。

浙江大学的这项研究揭示了睡眠模式与认知功能之间的新联系,挑战了我们对睡眠和认知的传统认识。它提示我们,理解个体的生物钟特性可能对优化认知表现和生活品质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确保足够的休息,仍然是维护大脑健康的金科玉律。在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或许能更精确地理解熬夜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个性化健康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篇:明日入伏,建议:女人多吃“五宝汤”,五宝指什么?舒服过三伏天
下一篇:残食女大学生的豺狼!1999年偃师市“1·19”特大凶杀案侦破始末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星辉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